映象网开封讯(记者 崔学庆 实习生 吴文中 通讯员 葛志波 崔波)挑拣红薯苗、每捆100个打捆、接待外地购苗客商、为修葺一新、平整好的苗床浇水……4月12日,在尉氏县水坡镇北韦坞村红薯专业合作社的育苗大棚内,一派热火朝天的忙碌景象。
一棚棚的红薯苗在贫困群众眼里就是一沓沓的钞票,红薯苗每棚要剪好几茬,首茬挑拣后的红薯苗,正在积蓄力量萌发出新的嫩芽。“我们这个合作社叫尉氏县同兴种植合作社,以前我们合作社只有350个棚,占地350亩,镇党委、镇政府大力扶植,把甘薯种苗繁育列入全镇扶贫带贫龙头产业后,如今钢架大棚发展到了1600座,面积达1452亩,带动14户贫困户入社脱贫。”在育苗大棚外,合作社负责人南江涛乐呵呵地说着。
2016年之前,北韦坞村主导产业以传统农业种植为主,村民致富无门路、收入无来源,村民主要以种地和外出打工维持生计,主要种植小麦、花生、玉米等,无特色主导产业。为拓宽脱贫增收渠道,结合村庄独特气候资源条件,经过严格考察调研,南江涛、葛合军等年轻人决定尝试甘薯种苗繁育。“我们村属沙化土质,富含硒,土壤透气性好、矿物质含量高,非常适合红薯苗的生产,育苗成功率高。”合作社的另一负责人葛合军告诉记者。
合作社经常邀请红薯专家“线上教学+实地指导”,组织合作社骨干“饿补”育苗技术,新建了1000多座育苗大棚,精心选择“龙薯9号”“普薯32”等高品质红薯品种推广。
“这些红薯品种具有高产、稳产、耐旱、耐肥水、适应性广、抗病性强、食味佳等特点,是适合鲜食栽培的上等品种,很适合商业化生产,一般产量能达到每亩3500-4000公斤。”南江涛很专业地向记者介绍。
“我们家有4口人,两个女儿一个上大学,一个上高中,我丈夫患心脑疾病,腿脚不方便,再加上没有什么文化,成了贫困户,给政府增加了不少的麻烦,现在好啦,自己成了合作社的社员,在帮扶责任人陈永伊和合作社的帮扶下,又建起了5个大棚,去年6个棚,收入不下8万元,通过参加合作社培训,经考核我现在已经拿到了《新型职业农民》证书,缺钱的日子过去了,日子是越过越好喽!”贫困户高美叶一边浇水,一边高兴地告诉记者。
随着每天成车成车的红薯苗组织外运,笑意写在每一个辛勤耕耘的村民脸上。“尉氏县同兴种植合作社已成功实现了工厂化育苗,脱毒甘薯种苗推广范围已达11个省,推广面积20多万亩。下一步,按照‘国内知名、省内一流、质量从优、品种最全’的发展定位,把甘薯种苗繁育扶贫基地做强做大,努力把甘薯种苗繁育打造成我镇群众脱贫致富、乡村振兴的新地标。”该镇镇长陈伟信心满满地说道。
(映象网开封新闻热线:13603789370,投稿邮箱:hnrcnkf@163.com。映象网“大象陪办”电话:18003719699)
入夏以来,尉氏县大马乡马古岗村结合当地条件,精准调查,制定脱贫方案,通过几年的脱贫攻坚,全村63户建档立卡户已56户2019年实现了脱贫。
6月15日一大早,尉氏县蔡庄镇小张村贫困户林铁滚一行三人把印有“残疾人无障碍改造 助推精准扶贫”的锦旗送到蔡庄镇组织书记沈志立的手中,表达对蔡庄镇党委政府帮扶工作的感激之情。
6月13日是周六,本该是平日上班上学人群的休息日,但尉氏县两湖街道辖区内的这个三无小区——吉祥小区却与别处不一样。
6月11日上午,尉氏县县政法委书记、副县长霍国防带领相关人员到两湖街道办事处一中心四平台调研指导基层社会治理及“五长联动”工作。
6月11日,尉氏县门楼任乡开展以“护助少年儿童健康成长,抵制有害出版物和信息”为主题的“护苗2020”绿书签进校园的宣传活动,引导少年儿童绿色阅读、文明上网,营造健康成长的良好氛围。
今年以来,尉氏县蔡庄镇纪委紧紧围绕决战决胜脱贫攻坚各项政策措施落实情况,强化全程监督,为完成脱贫攻坚目标任务提供坚强保障。
“我没有啥文化,没法出去打工,我们村里只要家里的有劳动能力的都愿意来这里打工,一天60块钱。”尉氏县十八里镇申庄村建档立卡贫困户鲍现保说。
6月8日,该乡党委书记郑磊告诉记者,为了让“大走访”活动访出实效,大马乡要求所有扶贫干部把走访过程以“走访手记”的形式记录下来,做到“走中有记、记中解难”。
“通过今天的消防安全应急演练,让大家提高了消防实践技能和应对火灾突发事件的快速反应能力……”6月8日,在尉氏县洧川镇开展的消防演练培训活动现场,一名参加演练者深有感触地说。
6月8日,尉氏县大桥乡大槐树村宏强面粉厂内,帮扶人正在帮助贫困户靳锁妮卖麦子,带着前期签订的溢价收购协议,每公斤小麦比市场价多0.1元,靳锁妮家的两千多公斤麦子多收入200多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