映象网开封讯(记者 崔学庆 实习生 吴文中 通讯员 张玉玲)为坚决打赢脱贫攻坚战,今年以来,尉氏县大营镇认真贯彻落实中央、省、市、县脱贫攻坚工作部署,以产业就业扶贫为抓手,不断创新工作思路和工作方法,积极探索“N+扶贫”新模式,动员全社会力量共同参与公益性扶贫,全面助力脱贫攻坚。
积极探索“家门口”就业新模式。为确保全镇贫困户稳定脱贫,该镇以发展劳动强度低、技术要求不高、劳动力密集型的产业项目为突破口,通过建立产业扶贫基地示范点、提供公益性岗位,争取让贫困人口在“家门口”实现就业。目前,全镇已建产业扶贫基地示范点12个,这些扶贫基地辐射于全镇23个行政村,共提供400多个扶贫就业岗位,公益岗位已就业277个。
积极探索社会助贫新模式。?该镇通过建立孝敬账户,组织爱心企业先后捐款61.37万元注入该账户,重点为该镇家庭特别困难、没有缴纳合作医疗款的贫困户缴纳了合作医疗款;为特别困难的贫困学生发放了生活补助;为孤寡老人贫困户购买了被子、大衣,确保孤寡老人温暖过冬。同时,为加快推进贫困户户容户貌整治提升工作,该镇结合本镇实际,按照政府、爱心企业、贫困户三方1:1:1的出资比例,对全镇各村贫困户的户容户貌进行全面整治提升。目前,爱心企业捐赠已到账32.2万元,户容户貌已改造211户。
积极探索养老新模式。为充分发挥敬老院兜底保障作用,在充分利用现有镇敬老院兜底保障的基础上,该镇投资50余万元,将丁香李村废弃的小学重新打造成爱心院,内设有休息房、餐厅、娱乐室、医疗室、厨房、水冲式厕所等基础设施,方便全镇五保贫困老人就近就便入住。目前,爱心院已入住贫困五保老人47人。
积极探索助学新模式。该镇通过组织全镇爱心企业对各村高中以上非义务教育阶段贫困学生进行“一对一”结对帮扶,爱心企业每年至少为每名贫困学生资助2000至3000元的助学金,直至每名贫困学生大学毕业,切实减轻贫困学生上学的家庭负担。
(开封新闻热线:0371-23216709 136 0378 9370,投稿邮箱:hnrcnkf@163.com ,映象网“大象帮办”电话:180 0371 9699)
尉氏县洧川镇市级非遗产品‘秤钩豆腐’的第四代传承人刘欢在和她结对帮扶的店员一起用秤钩着豆腐向顾客展示秤钩豆腐。近年来,尉氏县洧川镇党委、政府以非遗人才培训、非遗产品开发为突破口,在非遗+扶贫领域做出了探索与尝试,使贫困群众依托非遗产业步入致富路。
近日,通许县孙营乡党委书记郑永峰带领孙营乡部分干部职工一行15人,深入贫困村赵龙门调研产业扶贫项目。
“我只说儿读书孜孜不倦,为娘的纵累死心也甘甜,谁知你不思读见识短浅,好高骛远图贪玩……”台上的艺术家演出的感人至深,台下的观众观看的如痴如醉。11月11日,开封市豫剧院的艺术家们应邀来到尉氏县门楼任乡西周杨村演出。
今年以来,尉氏县十八里镇党委政府坚持以农村电商发展助推精准扶贫,把发挥农村党员群众的主体作用融入电商扶贫体系之中,在全镇持续大力推行“党建+电商+扶贫”模式,形成了“支部引领、党员带头、电商助推、聚力发展”的扶贫开发新路子,努力实现“党旗飘起来、支部领起来、党员带起来、电商动起来、贫困户富起来”,为脱贫攻坚提供了有力支撑。
12月6日上午,开封市祥符区中医院“不忘初心、牢记使命”助力健康扶贫活动走进袁坊乡。
眼下,虽大雪节气将至,但在通许县厉庄乡桂店村、马庄村、前柏岗村、万庄村、塔湾村5个冬桃扶贫产业园里,有很多忙碌的身影,广大贫困户正在忙着栽种冬桃,一派繁忙的劳动场景。
12月5日,杞县市场监管局深入平城乡单东村、单西村、郝寨村等帮扶村开展扶贫济困冬季送温暖活动,为52户贫困家庭发放棉被、棉衣、方便面等物品,为他们送去党的关怀、传递党的温暖。
12月3日上午,尉氏县洧川镇市级非遗产品‘秤钩豆腐’的第四代传承人刘欢在和她结对帮扶的店员一起用秤钩着豆腐向顾客展示秤钩豆腐。近年来,尉氏县洧川镇党委、政府以非遗人才培训、非遗产品开发为突破口,在非遗+扶贫领域做出了探索与尝试,使贫困群众依托非遗产业步入致富路。
近日,通许县孙营乡党委书记郑永峰带领孙营乡部分干部职工一行15人,深入贫困村赵龙门调研产业扶贫项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