映象网开封讯(记者 崔学庆 实习生 王山峰 通讯员 王东山)部队转业的翟建祥,怀揣着儿时的梦想回到家乡创业。经过辛苦钻研与实践,摸索出了一条红薯种植新路子,在通许县朱砂镇创办了“通许县永鸿种植农民专业合作社”,采取公司+农户的方式,带领众多农民尤其是贫困户脱贫致富奔小康,被当地群众亲切地称为“红薯大王 ”。
近日,记者来到朱砂镇斗厢村采访,翟建祥正在察看种植户优质红薯收获情况。当记者问他年纪轻轻为何选择回乡种红薯时,翟建祥深有感触的说:“我从小家里条件不是很好,梦想着将来能够带领全村的父老乡亲发展致富。部队转业以后,我通过和省农科院专家的接触和考察。感觉到种红薯的前景比较可观,通过我自己的试种,经济效益不错,很多群众看到后就加入种植。”
翟建祥看在眼里,记在心里,萌发了大力推广红薯种植,让贫困群众通过红薯种植脱贫的想法。注册成立了建祥种植农民专业合作社,当年带领47户合作社成员,种植红薯2千多亩,为每个社员带来了每年5000元以上的增收款,当年就实现26户贫困户脱贫。
为了进一步扩大面积,提高综合效益,翟建祥通过多方考察,发现红薯种苗也是红薯产业链当中收益较高的一环,于是,他便开始带领群众搞规模化红薯育苗。注册成立“河南泳鸿农业科技有限公司”,开展红薯种苗培育产业扶贫项目。2018年秋季,在朱砂镇斗厢村投入二百六十多万元,建设脱毒红薯种苗培育温室大棚77座,作为红薯产业扶贫的龙头项目,吸纳斗厢、板张庄、陶庄、石岗等周边村贫困户参与生产经营。项目前期投入总资金中的126万元政府奖补资金,作为斗厢村村集体经济入股合作社,合作社每年向斗厢村委缴纳5.39万元的固定分红。贫困户通过将土地承包给合作社,每年每亩可以获得800元的土地租金收入。到合作社务工的贫困户,每人每年可获得劳动收入6000元以上。
目前,以斗厢村红薯基地为中心,辐射带动朱砂镇红薯种植面积已达3千多亩,一个集育苗、种植、加工、销售为一体的扶贫产业链初步形成。
“我们朱砂镇党委政府,将依托永鸿种植农民专业合作社,引导更多群众特别是贫困户,大力发展优质红薯种植,采取公司加农户的方式,带动更多贫困群众脱贫致富,实现全镇人民的致富梦想。”朱砂镇党委书记李娟信心满满的说。
(映象网开封新闻热线:13603789370,投稿邮箱:hnrcnkf@163.com。映象网“大象陪办”电话:18003719699)
走进通许县大岗李乡,无论是在产业大棚内,还是辣椒种植基地,亦或是在贫困户的田间地头随处可见绿油油的辣椒苗,它们在种植户的...
为进一步做好脱贫攻坚工作,近日,通许县大岗李乡连续召开脱贫攻坚工作推进会,并开展了为期三天的推磨式入户核查工作。
为改善贫困户身体健康状况,6月13日,通许县厉庄乡卫生院组织内科、心血管科、眼科等科室医生到双楼村开展为贫困户免费义诊活...
6月11日,通许县厉庄乡刘庄村召开脱贫攻坚例会,以“民心党建”为统揽,坚持“四心四力”,凝聚合力,以党建为引领推动脱贫攻坚...
近日,记者来到开封通许县厉庄乡靳岗村贫困户马新祯的鹅棚中,他充满感激的说着,“你们看,这些小鹅既有我的,也有我帮其他贫困...
为进一步营造 “全民扶贫”的浓厚氛围,6月9日,开封市通许县举办“档案见证小康路、聚焦扶贫决胜期”脱贫攻坚成果展,全县12...
连日来,通许县长智镇坚持秸秆禁烧与脱贫工作两不误、精心谋划、扎实推进,确保秸秆禁烧期间不着一把火,不冒一处烟,为长智镇扶...
今年以来,通许县咸平街道办事处将金融扶贫摆在脱贫攻坚工作的重要位置。
6月8日,在通许县大岗李乡田刘庄村蛋鸭养殖厂,一辆大货车正停在院内收购鸭蛋,车上装满了一筐筐新鲜的鸭蛋,附近的农户也骑着...
6月8日,在通许县大岗李乡田刘庄村蛋鸭养殖厂,一辆大货车正停在院内收购鸭蛋,车上装满了一筐筐新鲜的鸭蛋,附近的农户也骑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