映象网开封讯(记者 崔学庆 实习生 吴文中 通讯员卢志诚 陈龙江)“村里发展越来越好了,下雨天我们再也不用走泥泞的土路了,现在整个村子都变‘靓’了,乡亲们都高兴着呢。”看到村里“颜值”逐日升高,尉氏县岗李乡东戎村村民连声夸赞。
据了解,东戎村位于岗李乡辖区的西北角。由于地处偏僻,信息闭塞,昔年经济发展阻力大,农业产业化程度低,村集体经济薄弱,缺乏自我发展能力,一直积贫积弱。自全县启动脱贫攻坚以来,这个村逐年新变化。这一切源于县派帮扶工作队、乡党委政府、村“两委”班子及乡扶贫专干超前谋划、精准定位、合力攻坚的结果。
如今,东戎村条条街道宽平整洁,清新美观的“文化墙”、房前屋后绿色葱葱、热闹非凡的文化广场、村级一流的“脱贫攻坚展览室”、产销两旺的扶贫车间……如一幅脱贫攻坚促乡村振兴的新图画徐徐展开。
在残疾贫困户戎振海崭新的平房里,他脸上洋溢着幸福的笑容。“领导经常来我家看我们呢,每次都带来米、面、油。”戎振海说,“我家以前是旧瓦房,去年8月,村里给我家盖了新房,又修建了厨房、厕所,还有庭院。真没想到,我还能过上这么好的生活!”
“授人以鱼,不如授人以渔。”从2018年年初开始,东戎村通过产业带贫,高效种植、养殖,转移就业,灵活就业,多渠道增加贫困户收入。2018年年7月份,在乡党委政府大力支持下,东戎村率先建起保温材料扶贫车间,吸收贫困户14人在此务工。村里还坚持召开贫困户“夜谈会”,鼓动更多的贫困户参与到扶贫车间进来,共同脱贫致富。
“为了改善村委会的办公条件,俺村筹资5万元,于2018年11月份年建起了东戎村党建服务中心。”东戎村党支部书记戎俊岭告诉记者,现在村委会越来越好了,村民们办事方便了,随时都有人服务,村里还建成了文化广场……
2018年,在该乡党委政府的大力资助下,东戎村实施了基础设施提质建设,全面提高公共服务水平。硬化村内各条道路8273平方米;投资30万元建起2300平方米广场。安装健身器材;为街道架设了太阳能路灯,建起了爱心公益超市和文化展览室,投资对村容户居环境及户厕进行了改造,匠心打造了“一墙一文化、一墙一风景、一墙一创意”的文化墙,对村委党群服务中心进行了提质改造。建设食用菌基地连动大棚3000平方米,可容纳15户种植食用菌自包运营,利用公益性岗位安排7人,年增加集体收入5万元。
一排排整齐的房子,一条条干净的街道,一行行绿树环绕,一张张淳朴的笑脸……2018年,该村顺利完成整村脱贫摘帽,整个村子靓然一新、“眉清目秀”,全体村民正以昂扬姿态齐心打造富裕和谐的“新东戎”。
(开封新闻热线:0371-23216709 136 0378 9370,投稿邮箱:hnrcnkf@163.com ,映象网“大象帮办”电话:180 0371 9699)
5月3日上午,尉氏县县长张锋放弃“五一”假期休息时间到大马乡,就当地疫情之下贫困户收入、脱贫攻坚政策落实、责任落实、工作落实等情况进行检查调研。
近日,尉氏县蔡庄镇召开企业助力脱贫攻坚会议。蔡庄镇规模以上企业家齐聚政府二楼会议室,签订爱心岗位协议用于全镇脱贫攻坚工作,为全镇打赢脱贫攻坚再添新生力量。
“今年的黄瓜收成不错,俺的大棚黄瓜从过了春节开始结,能一直结到六月,今年预计能亩产1万多斤呢。”5月8日,尉氏县大桥乡冯村贫困户文海军在大棚内一边采摘黄瓜,一边向记者说到。
5月6日中午,尉氏县副县长徐国现到朱曲镇调研指导脱贫攻坚、户厕改造等工作。县农业农村局副局长沈卫东等参加调研。
5月6日中午,尉氏县副县长徐国现到朱曲镇调研指导脱贫攻坚、户厕改造等工作。县农业农村局副局长沈卫东等参加调研。
“妮,谢谢你,看看你跑这么远给我送钱,谢谢啊!”在尉氏县自由路北段的垃圾中转站前,身着黄马甲的环卫工王大娘边说变双手竖起大拇指,想抱抱给她送钱的漂亮姑娘,还害怕弄脏姑娘的衣服,只一个劲的点头致谢。
立夏时节,万物繁茂,近日,记者了解到尉氏县洧川镇许寨村有位名字叫司红的脱贫户,不断给左邻右舍拉起脱贫账单的家常,便在村扶贫干部的陪同下,一起来到这个家一探虚实。
“妮,谢谢你,看看你跑这么远给我送钱,谢谢啊!”在尉氏县自由路北段的垃圾中转站前,身着黄马甲的环卫工王大娘边说变双手竖起大拇指,想抱抱给她送钱的漂亮姑娘,还害怕弄脏姑娘的衣服,只一个劲的点头致谢。
5月1日上午,一辆载满“爱心家具”的卡车来到尉氏县小陈乡政府,这是开封尉氏县博雅外国语学校为支持家乡扶贫事业捐赠的家具。
“这是我开学之际收到的第一份礼物,非常开心也非常感动,我们会加倍用心学习,用优异的成绩来报答大家对我的关心。”家住尉氏县十八里镇申庄村的贫困学生鲍帅超接过县人大工作队送来的口罩时激动地说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