映象网开封讯(记者 崔学庆 实习生 王山峰)“俺家一共养了20只肉鹅,我粗略算了一下,一只鹅能挣15、16块钱,我家能增收300多块呢!这些鹅在我家的梨园里放养,一点也不耽误干农活,还能帮我除草呢。”通许县厉庄乡范庄村贫困户李芳明高兴地告诉记者。
为实现贫困户持续稳定增收,通许县厉庄乡创新扶贫产业发展模式,认真谋划产业项目,发展“扶贫产业鹅”这样的“短、平、快”优势产业,实现贫困户脱贫增收。
该乡在发展养鹅产业之初,专门成立了多源养殖农民专业合作社,大力发展肉鹅养殖产业,采取合作社+致富能手+贫困户的模式。“从技术、饲养到销路,合作社全部为贫困户解决后顾之忧,贫困户不用承担任何养殖风险,采用订单回收形式,贫困户自养或致富能手代养,切实增加贫困户收入。”
该乡于庄村有建档立卡贫困户25户,52人,低保贫困户13户、特困供养贫困户8户、一般贫困户4户,该村有劳动能力的贫困户很少,为切实增加贫困户收入,于庄村责任组多次召开会议,集思广议,找到一养殖能手沈永彬代贫困户进行养殖,这一批共养殖肉鹅1000只,纯利润15000元左右,按照收入纯利润4:4:2的比例代养户、贫困户、村集体经济进行分红,每户贫困户能分红200多块元,增加了家庭收入。
相关负责人表示,下一步,厉庄乡党委、政府将在大力发展“扶贫产业鹅”的基础上,拓宽产业增收渠道,让越来越多的贫困户依靠特色产业摆脱贫困,发家致富。
(开封新闻热线:13603789370 邮箱:hnrcnkf@163.com 映象网“大象帮办”电话:18003719699)
“这大宽水泥路修的真是太好了,看着就让人高兴啊!现在咱老百姓的日子真是好啊,吃喝不愁,家里亮堂了,村里变美了,干净卫生了,出门是水泥大马路,晚上还能在村里的文化大广场扭扭腰,跳跳舞,和城里没啥区别了……”“这路修好之后啊,交通更方便了,我们还要带领大家发展经济,谋划产业,回头咱文化广场还要安装体育器材……大妈,这好日子啊,还在后头呢!”这是4月1日,通许县朱砂镇副镇长周四化在板张庄村督导工作时和该村98岁贫困户焦雪梅的一段对话。
自脱贫攻坚工作开展以来,通许县厉庄乡党委政府积极组织帮扶责任人、党员干部帮扶联系贫困群众,筑牢脱贫攻坚组织堡垒。在大力发展产业扶贫项目的同时,精准聚焦有就业意愿和能力的贫困人口,组织实现外出务工,切实提高贫困人口工资性收入,努力实现“一人就业,全家脱贫”。
通许县城市管理执法大队七中队中队长张帅带领本队全体队员,牢记使命担当、立足本职岗位,坚持积极作为,对辖区内出店经营、乱停乱放、乱堆乱放等市容乱象开展集中整治,取得了明显成效。
通许县人民法院根据“弘扬宪法精神、推进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的主题,开展集中宣传活动,让宪法精神更加深入到广大人民群众的心中,掀起尊崇宪法、学习宪法、遵守宪法、运用宪法的热潮。
近日,通许县孙营乡党委书记郑永峰带领孙营乡部分干部职工一行15人,深入贫困村赵龙门调研产业扶贫项目。
通许县朱砂镇举办2019年第一期“乡村干部大论坛”,镇直全体干部职工、各村党支部书记、驻村第一书记参加论坛活动。
今年以来,开封通许县孙营乡大抓乡村环境整治,坚持“脱贫先脱脏”理念,将农村人居环境整治作为脱贫的基础保障和乡村振兴的先导工程,深入推进环境综合整治工作,持续定向发力,助推脱贫攻坚。
近年来,河南省开封市通许县玉皇庙镇在实施精准扶贫产业大棚种植中,因户施策,从品种、技术、资金、市场等全方位给予贫困群众帮助,利用种植产业扶贫,使贫困户的腰包鼓起来,带动贫困户脱贫,走上脱贫致富的道路。
“我们今天来主要是了解你们企业运行还有哪些困难,相关职能部门是否帮忙解决,有什么问题需要向我们反映。”连日来,开封通许县纪检监察干部深入企业,开展调查研究,摸排问题线索,了解企业生产经营、复工复产、防疫物质准备和防控措施落实等情况。
人间最美四月天,沙场练兵正当时。为全面提升特巡警队员的实战技能和综合素质,锻造铁一般的特巡警队伍,确保随时能够拉得出、冲得上、打得赢,近期,通许县公安局特巡警大队组织队员掀起春季大练兵热潮。